OK!
谢谢!
既不批评,也不表扬。
我们欠孩子一句感谢。
感谢是平等的。
说到底,批评或表扬,隐含着上对下的评价。
避免批评,追逐表扬,都是迎合。迎合的标准是外在的,价值感就不稳定。
然而感谢是平等的横向关系,让人感受到被看见,升起的是内在的力量。
“谢谢你帮忙摆碗筷!”孩子接受到的信号是:我是重要的,我是有贡献的。
相比被夸奖,听到感谢的孩子更愿意主动帮忙,因为ta感觉自己本身是有用的,而不是做得如何,有没有做。
图片
感谢是心怀敬意的。
心怀敬意,就不会轻易评价别人,更不会把他人的善举视作理所应当。
“谢谢你帮忙摆碗筷!”孩子感受到的不仅是平等,更是尊重。
无关碗筷摆得整齐与否,而是孩子自发选择的这个行为得到了感谢与尊重。
这样的价值感,把桩打在了内在,就是稳定的。
所以,经常听到感谢的孩子会更愿意贡献自身的力量,也能发现别人的小小善举,眼里的世界就少了几分戾气,多了些许美好。
图片
感谢的力量是从内心生发的。
因为平等,因为尊重,所以感谢带给孩子的力量是从内心生发的。
我是重要的,我是有能力的,我是有贡献的,这样的价值感才是稳定的。
一个有稳定价值感的孩子,拧巴和不舒坦的时候也会有,但ta可以很快找到力量,迎风出发。
图片
孩子等的,就是一句感谢。
引导青少年儿童学会感恩
Copyright © 2019 徐州建树家具有限公司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40829号 统计代码放置
技术支持:威特城堡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